中北建工有限公司
1000人以上 / 建筑 / 中国-辽宁-沈阳 /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安全生产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是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安全风险管控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选择用钉钉宜搭帮助我们进行安全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把线下做的事都放到线上来,规范化、统一化进行管理。”
——中北建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艳杰
😭痛点 | 📋解决方案 | 💡效果 |
安全生产规范管理没有留痕机制 | 钉钉宜搭流程+表单+自定义报表+集成&自动化+消息通知 | 搭建了目标责任管理系统,通过定时推送提醒责任书的签订,形成留痕机制 |
隐患排查依靠人工纸质记录,无法实时追踪巡检进度 | 钉钉宜搭流程+表单+自定义报表+集成&自动化+酷应用 | 搭建隐患排查处理系统,通过酷卡片实时提醒巡检人员,并通过酷置顶实时记录隐患排查进程 |
无法快速统计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情况,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数据 | 钉钉宜搭报表+OPENAPI接口+集成&自动化+宜搭大屏 | 搭建安全生产管理大屏,实时分析展现企业安全生产等情况,定时推送给管理人员 |
(左右滑动查看)
中北建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创新者和领导者。自成立以来,公司承接了市政、公路、隧道、通信、水利水电、机电安装、电力、房建、冶金矿山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并已建立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将秉承中北集团“创造、分享、价值观、增值效应、合伙人”的价值体系,构建“组织-项目-产品-现场”的管理架构,不断提升全生命周期建筑管理能力,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一家传统的建筑企业,中北建工原先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缺乏实时监督和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公司越来越意识到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多方对比后,中北建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艳杰选择钉钉宜搭作为数字化工具。钉钉宜搭拖拉拽式的开发方式非常灵活,钉钉宜搭与阿里云、钉钉的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应用能够与钉钉群、待办等快速打通,使组织内外工作更高效;通过表单、流程、报表定制化应用的能力,也满足了企业对于数字化工具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北建工通过专属宜搭,定制了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 目标责任管理系统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是国家对各类生产型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原先,中北建工主要依靠线下的方式来落实,公司各部门或者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会在黑板上记录当天要做的事情,但管理人员难以监管,黑板上的内容也难以保存和留存证据,没有一个很好的留痕机制。
中北建工通过钉钉宜搭搭建了目标责任管理系统。员工通过每日电子化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留痕机制。运用钉钉宜搭自带的消息通知对相关负责人设定固定周期的定时的消息推送,提醒我们的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责任书的签订,管理人员可直接通过链接进行内容的填写及线上签名确认。
| 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中北建工拥有许多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的隐患排查规则都不同,因此每个项目都需要配备一个安全员,负责不同方向的安全检查。例如,桥梁重点关注基础建设,楼体建设重点关注消防问题。由于每个项目的要求都不同,这种方式对人力的消耗较大,且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之外,安全员主要采用人工纸质记录,通过传呼机或工作群来沟通隐患排查情况。然而,这种方式对后续闭环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导致安保部门不能及时了解现场情况,难以高效地进行整改。
中北建工通过钉钉宜搭搭建了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每天群内通过集成&自动化的定时推送隐患排查酷卡片给巡检人员,提醒巡检人员开始每日巡检。巡检人员现场完成设备检查后,通过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提交表单即可。与此同时,群内的酷置顶实时统计巡检完成率。如果发现设备异常,巡检人员可在群内直接点击酷卡片进行隐患排查登记。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检查项目,可以通过钉钉宜搭的业务关联规则,匹配相对应的检查规则,进一步规范安全员的检查流程。
| 安全生产管理大屏
作为传统的建筑企业,公司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对风险作业、设备巡检、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等方面作数据的统计分析;管理层不能实时了解企业的生产安全数据,如果想要知道相关情况需要召开会议,层层传达相关消息,工作效率低下。
中北建工通过钉钉宜搭搭建安全生产管理大屏,将安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通过集成&自动化集成到宜搭大屏中,实时分析展现风险作业、设备巡检、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等情况,并将安全生产情况每日定时通过消息通知推送给管理人员,通过大屏让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施工现场内所有人、物的具体情况。对于员工来说,企业内的大屏时刻提醒注意施工安全,防止不安全行为产生。
张艳杰告诉我们:“公司二期规划的方向主要围绕设备对接在安全生产展开研究,在此过程中,公司将考虑使用物联设备、互联感知设备等技术与钉钉宜搭相结合。这些研究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